从“农时”到“情人节”,七夕为何与农业生产密不可分?

你一直知道七夕节和牛郎织女的传说是关乎于浪漫的,但是你可能不知道,七夕节是我国农历岁时的一个重要节点,七夕文化伴随着中华民族农耕文明,发育、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跟咱“农业”是密不可分的。不仅如此,这种传统节日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必须加以保护和传承。

“七夕”为什么与咱们农业生产密不可分故事与“农”七夕节起源于牛郎织女神话。东汉时,传说天帝为媒,让牛郎与织女成婚,但玉帝又令西王母以银簪划河为界,规定每年七月七牛郎才能借鹊桥同织女相会,民间据此传说形成了七夕节,并且一直保留下来。“牵牛”、“织女”的名称最早出现在《诗经》中“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跻彼织女,终日七襄,不成报章,睕彼牵牛,不以服箱”记载。诗中的织女、牵牛二星已是人间耕织生活的一种反映。

四川绵阳:汉服女子穿针引线 乞巧节里赛出风格乞巧与“农”七夕节又称乞巧节,是属于闺中女儿的节日,未出嫁的女子们乞求心灵手巧、祈望幸福姻缘的一次大型许愿会。可古代女子为什么要专门去“乞巧”呢?中国古代农耕社会,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是最为主要的社会生产结构。而女性“乞巧”,反映出女性群体在男耕女织的社会结构中要承担起“女织”这半边天。男耕女织,是农耕社会生活中必须重视的要务,“女织”代表“丰衣”,“男耕”代表“足食”,保证男耕女织的农业秩序,才能确保整个社会的丰衣足食。时节与“农”农历七月初七农作物开始成熟,在七夕风俗活动中,也有祀田公(即田祖)的内容。七夕时至,收获在望,为了祈求天随人愿,大获丰收,早在周代以前就有以新黄之穗荐田祖之礼。七月初七不仅是古人庆贺秋收的吉庆日子,也是古人祭田祖、报田公的日子。这种祭祀方式,反映了中国古代农民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条件下,祈求田祖来年农业再获丰收的愿望。《晋书》有记载:“织女,天女也,主司瓜果、丝帛、珍宝”。从这类古籍记载看,织女还是瓜果麦豆等农作物的保护神、丰收神呢。

七夕节 汉服爱好者重现古代“穿针斗巧”习俗习俗与“农”广东七夕民俗突出供案制作、手工技艺、公仔泥偶制售,把女性手工、女红和织女祭祀加以发展,形成独特的七夕风俗;甘肃西和县七夕乞巧民俗中祭祀、歌、舞往往同时进行,包含大量的乞巧唱词、曲谱、舞蹈形式以及与农耕文明相关的崇拜仪式;山西和顺县的七夕强化当地风土、风物、风情的山水传说,把自然景观依附七夕传说,形成一系列与牛郎织女故事相吻合的风物传说和文化景观,构建起独特七夕文化的田园和生态样式。

让“七夕”等传统节日展现更多中国文化魅力

然而,随着时间的前进,情侣们互相赠送礼物、约会游玩、购物消遣,享受爱情的幸福与喜悦。各个商家也早早策划了各种各样的活动,优惠、促销、特卖。成了“七夕”这些节日的卖点。

显然,“七夕节”正被日益化作和西方“情人节”一样的节日了。但是,我们传统的“七夕”包含的内容要复杂得多。比如,传说七夕当天,妇女可以向织女星穿针乞巧等。所谓乞巧,即在月光下对着织女星用彩线穿针,如能穿过七枚大小不同的针眼,就算很“巧”了。当然,传统的七夕民俗还有很多。然而,人们记住了“情人节”,却忘了这些传统民俗。

节日是世界各地的人们为适应不同的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是人类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几千年的文化,最终沉淀成为一个个特定的节日,它所蕴含的是我们文化最精华、最宝贵的部分。因此,了解传统节日,是了解我们的历史文化最好的,也是最快捷的方式。

传统节日实质上是一个族群的文化名片,它万万不能被轻视。用老祖宗的话来讲,就是不能“数典忘祖”,这是每个人传承文化的责任与义务。

所以,如果失去了我们自己的原汁原味的传统节日的丰富的内涵,我们同样失去的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失去了利用这些文化打造文化品牌、增加受益、提升文化实力的能力与机会。

普及包括传统节日在内的传统文化,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那么从小事做起,不妨请各位家长就在今天,好好给孩子们讲一讲七夕的故事,一起体验一下七夕的传统民俗活动吧!

文章来源:央广网、吾谷网

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