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今天的《经济日报》
3连版,都在报道湖北!
一起来看看吧
《壮丽七十年 奋斗新时代——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湖北篇》
聚焦湖北70年发展成就和巨大变化
一起来看看吧!
敢为先 楚天阔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湖北省内绵延1061公里,孕育滋养了生生不息的长江文明,给荆楚大地带来灌溉之利、舟楫之便、鱼米之裕。70年来,从防洪减灾筑坝三峡,到南水北调一库清水润泽京津;从“穷窝子”“水袋子”,到喜看稻菽千重浪的“湖广熟,天下足”;从“武字头”国企挺起中部工业脊梁,到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中部崛起战略实施……湖北从长江走来,与共和国同奋进、共成长。
激活创新创造新引擎
从40年前武汉邮科院的一根光纤起步,到2001年中国光电子产业基地落户武汉,武汉光谷正式诞生,再到如今汇聚中国信科、华为、小米等23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武汉光谷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光电子产业基地,仅光纤就占据全球25%的市场份额。光谷的发展历程是湖北以科技创新引擎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近年来,湖北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众多的优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2018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6653亿元。依托国家存储器、商业航天、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4大国家级产业基地,打造“芯屏端网”联动发展的产业生态。湖北的发展呈现出高“颜值”、好“气质”。
坚定不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湖北把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深入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任务,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强质量品牌建设。
大力推进“三量并进”。改造传统产业,推动存量变革。实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三年攻坚行动”等,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增量崛起。湖北建立了400亿元的产业基金,大力发展以“芯屏端网”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推进产业融合,推动变量突破。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军民融合。现在湖北的高新技术企业突破了6500家,在孵科技企业超过2万家。
2018年,湖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94万亿元,比1952年增长了215倍,年均增长8.5%。三次产业结构由1952年的56.7∶15.6∶27.7,调整为2018年的9.0∶43.4∶47.6,实现了从“一三二”产业到“三二一”产业的历史性转变。
构建人水和谐新生态
家住长江边,水润楚天阔。湖北是长江干流径流里程最长的省份,是三峡库坝区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所在地,是长江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国家的重要生态屏障。
“守护一江清水东流,一库净水北送,湖北责无旁贷。”湖北省委书记蒋超良表示,湖北要勇担责任,建设人水和谐的新生态。
为了保护好长江母亲河,湖北深入实施长江大保护和绿色发展“双十工程”,持续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三篇文章”。
固本培元,营血卫气,做好生态修复。湖北坚持全生态链修复、全方位施策、全责任制覆盖,以系统性举措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的一体化修复,实施长江防护林建设、水土流失治理、河湖湿地保护等一批生态重大工程,把全省22.3%的版图面积纳入生态红线的保护范围,4230条河流、755个湖泊实现河湖长制。
祛风驱寒,刮骨疗毒,抓好环境保护。湖北坚守“长江生态环境只能优化、不能恶化”底线,壮士断腕破解“化工围江”,关改搬转沿江化工企业115家。堵疏结合推进长江岸线的非法码头、非法采砂、非法排污整治,取缔各类码头1211个,建成运营的砂石集并中心43个,关停封堵或并入污水处理厂入河排污口181个,“三非”整治成绩前所未有。
通经活络,壮筋续骨,推进绿色发展。湖北谋划绿色发展重大项目91个、总投资1.3万亿元。
在长江大保护中,湖北不但展开雷霆行动,而且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形成了源头严控、过程严管、末端严治、后果严惩的生态环境硬约束机制。
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湖北自古就有敢为人先、敢闯敢试的首创精神。在改革开放的重要历史节点,也深深烙下了湖北人民奋进的足迹。武汉“两通”起飞打开了内陆开放的大门,汉正街写下“天下第一街”的商业传奇,湖北自贸区打造出内陆开放的新标杆。1953年,湖北进出口总值0.82亿美元,2018年达到528亿美元,增长643倍。
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持续推进以“放管服”为重点的政府改革,认真贯彻外商投资法,打造公平、公正、稳定、可预期的营商环境。省级层面128项改革任务取得了积极进展,湖北自贸区完成了151项改革试验任务;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27条”和“三个100亿”等政策举措,民营经济撑起全省经济的半壁江山。
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武钢与宝钢重组,在去掉近千万吨钢铁产能的同时,催生出全球第二大“钢铁航母”;潜江“一只虾”,在蹦跳出230亿元大产业的同时,开启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路。
实施高水平“引进来”。连续举办华创会、楚商大会、中部地区国际产能合作大会等活动,来鄂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283家,2018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119.4亿美元,同比增长8.6%。
推进高质量“走出去”。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优质产能和装备技术“走出去”,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完成工程项目营业额239亿美元、新签合同423亿美元。湖北“路桥军团”从中国走向世界,承建和参建了港珠澳大桥、孟加拉帕德玛大桥等一批重大路桥工程,成为湖北对外开放的一张名片。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湖北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大力实施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的“三乡工程”;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探索落实农村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湖北省省长王晓东表示,围绕全方位开放,下一步,湖北省还将着力打造包括互联互通、开放创新和营商环境在内的“三大高地”,积极抢搭国家全方位开放快车,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大海,跑出湖北开放“加速度”。
波澜壮阔七十年 风华正茂新荆楚
张忠家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湖北人民谱写了不断攻坚克难、开拓进取、砥砺前行的壮丽史诗。回顾70年发展历程,湖北取得了辉煌成就,也收获了弥足珍贵的经验启示。
70年伟大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70年来,历届湖北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创造性地把中央决策部署转变为战略构想、转化为发展成果。2018年湖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94万亿元,比1952年增长了215倍,年均增长8.5%。2018年湖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66616元,比1952年增长98倍。湖北实现了从一穷二白、温饱不足到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跨越。
70年伟大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创造性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
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北积极推进武汉工业基地、三线工程建设等,改革开放后提出“翻两番”“三步走”“在中部崛起”“一主两副”“两圈两带”“一元多层次”等战略,大力推进“一芯驱动,两带支撑,三区协同”区域和产业战略布局,开启“建成支点、走在前列”新征程,掀起了湖北一轮又一轮的发展高潮,推动湖北经济社会呈现加速、超越、升级的发展态势。1992年湖北地区生产总值登上千亿元台阶,2008年突破万亿元大关,2016年首次跨入3万亿元俱乐部,跃居全国第7位。2018年,再进一位。
70年伟大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创新驱动、开放先导引领高质量发展。
湖北省委、省政府坚持创新发展,把创新摆在湖北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努力把湖北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改革、发展优势。推进实施“科教兴鄂”“创新型湖北”“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引领湖北高质量发展。夯实创新基础,突破转化瓶颈,厚植“三创”土壤,把湖北打造成各类人才的理想“栖息地”,让一切创新创业创造的源泉充分涌流。加快发展质量变革、效力变革、动力变革,推动湖北制造向湖北智造转变。
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湖北人敢为人先、勇立潮头。建立与美国的第一对友好州省关系,引进第一个洋厂长、第一家外资银行等,不断拓展开放通道,深化开放格局,建设内陆开放枢纽。引进世界500强企业283家,居中部地区第一。
70年伟大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普惠民生福祉。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建设生态长江是湖北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湖北是三峡工程核心区、长江流域重要水源涵养地和国家重要生态屏障。实施长江大保护,推进“双十工程”,持续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三篇文章”,统筹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已成为湖北首要的民生工程。实施河湖长制,清退长江岸线,复绿岸滩,沿江污染企业关改搬转,使曾经满目疮痍的长江岸线,再现一江碧水东流、两岸青山如画的胜景。
70年辉煌成就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我们积累的丰富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荆楚大地上不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作者系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社科院分中心主任、湖北省社科院党组书记)
三城协同发力助崛起
编者按 荆楚大地、长江两岸发生的沧桑巨变,让湖北历经从一穷二白、温饱不足到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跨越,见证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变迁,更成为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生动注解。
如果把湖北比作一辆马车,那么武汉、襄阳和宜昌则是“一主两副”三匹“快马”,协同发力,带动全省社会经济快步向前。
党的十八大以来,站在带动区域绿色崛起的新起点上,湖北正谋划高质量发展,坚持用改革破难题、开放促发展、创新求蝶变,走出一条综合实力与日俱增、发展路径与时俱进、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民生福祉不断增强的新路子。
武汉:创新驱动龙头舞
坐拥长江、汉水交汇之便,武汉地处“天元”绝佳区位。新中国成立时,武汉曾与上海、天津并称为中国三大工业基地。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党的十八大以来,武汉挟中部崛起之势,怀中心城市之志,以全新的发展理念和思路,深化改革、转换动能,阔步迈向“长江时代”。
武汉历史上的每一次转折性发展,都与国家战略密不可分。
按照中央要求,在中部崛起战略中,武汉要成为战略支点;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武汉要发挥核心作用;在全国发展格局中,武汉要建成国家中心城市;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武汉要成为重要的节点城市。
国家持续赋能武汉。近5年,武汉承担了80项国家级改革试点,是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自贸示范区。
“放管服”改革优环境。以“四办”改革为抓手,建立“六要”工作机制和营商环境考核评价长效机制;加快数字政府改革创新,提升公共服务国际化水平;扩大社会资本投资体制机制改革,营造一流创新创业创造环境。
改革赋能高质量发展。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争当新时代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建立完善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实施“全域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行动”。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下真功。深化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创建,推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建立健全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人居环境。
改革落脚在民生。在社会治理体制改革方面,建立“民(企)有所呼、我必有所应”工作体系、工作机制和工作平台,线上线下全面回应和解决群众、基层及企业反映的各类问题。针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继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医药卫生健康体制改革、住房制度改革、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城市安全体系改革。
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重镇一直是武汉的“城市名片”。“一五计划”国家确定的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中,武钢、武重、武锅等7个项目放在武汉。
1997年,武汉开始实施“科教立市”方略。武汉的科技创新理念,过去10余年里,被集中投射在被誉为中国光谷的武汉东湖高新区。光谷,从当初的一条街,到一片高科技园区,再到一座现代新城,平均每天新增企业59家。
从2010年开始,武汉几乎每年新增一个千亿产业。到目前,全市已形成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烟草、能源及环保等5大千亿产业。
更多的新动能也正在孕育之中。作为全省高质量发展“领头羊”,2019年,武汉全面提速存储器、航天产业、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4个国家新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以集成电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成长型产业,培育“国之重器”的“芯产业集群”。
武汉现有普通高校89所,在校大学生最多时近130万。武汉市启动科技成果转化系列专业性对接活动,从力推“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到实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对接”“海外科创人才来汉发展”,武汉精准施策,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和发展活力。
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东部,被长江和汉江一分为三,形成汉口、武昌、汉阳三足鼎立的格局。1957年10月,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三镇连为一体。短短几十年,武汉的交通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武汉已拥有8600余辆公交车、400余条公交线路,市内任何一个地方,8分钟即可抵达公交站。
9条地铁线在运营,9条地铁线在建,武汉的地铁线路长度,已位居中西部第一。
长江汉江上,通车与在建的跨江大桥,增至12座。2008年12月“万里长江第一隧”建成,过江交通据此迎来“江上架桥、江面行船、江底通隧”的“三维”时代。
武广高铁通车,让武汉在中国交通版图中,再度夯定“九省通衢”之地位。每天,有430趟高铁动车经停武汉,高铁路线覆盖大半个中国,武汉一跃成为中国“高铁之心”。
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也已成为中国中部首家4F级民用国际机场、中部最大国际航空港口、中国八大区域性枢纽机场之一。
2010年,武汉新港正式成立。根据规划,到2030年,万吨轮船可以从东京、新加坡等国际城市到达武汉,建成后的武汉新港将成为中国内河航运第二大港口。
襄阳:协调发展高质量
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襄阳各项事业阔步向前、综合实力大幅增强,跻身全国经济百强城市52位。
城市规模由解放时3.2平方公里、改革开放初30平方公里,快速发展至今天的180平方公里;人口从解放初的5.4万人,增至改革开放初期的27.9万人,现今已达175万人。“南城北市、隔江而治”的城市格局也变成“一心四城、环绕相望”。
以“二汽”铸造三厂开建为起点,东风股份、康明斯发动机、东风重型车桥、风神轿车等企业纷至沓来,襄阳迅速完成“现代车城”的缔造。
依托丰富农业资源,建园区、育龙头、创品牌,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倍增发展,襄大农牧、三杰粮油等成长为国家级龙头企业,正大、鲁花、中兴等先后入驻,襄阳又用行动诠释了长江流域第一个粮食总产过百亿斤的城市风采。
“一个龙头六大支柱”蓬勃兴起,“中国有机谷”风生水起、“新能源汽车之都”强势崛起、“襄阳云谷”冉冉升起。襄阳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奔跑越来越快、在汉江流域城市群首位度越来越高、在全国城市经济中竞争力越来越强。
如今,襄阳正以减量化增长为抓手,不断推进省域副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
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襄阳汽车经济开发区成立。这是全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以汽车命名的国家级开发区。借助改革开放的浩荡东风,襄阳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大气魄转制,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完成220多家国有企业改制,鼓励公变民、独改股,走“多元混合发展”之路。
大战略引领,以背水一战的气概推进24家军工企业入城,引导军转民、民参军,走“军民融合发展”之路。
大手笔技改,平均每年投入500亿元提档升级,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00家。
大力度培养,近万家小微企业在“企业成长工程”中壮大,1664家成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大踏步追赶,县域经济厚积薄发,占据襄阳“半壁江山”。
党的十八大以来,襄阳创造性落实四化同步发展新要求,积极构建产业新体系,深入推进清洁化制造、智能化改造、多元化创造、品牌化打造;努力实现“节约农业用水量,减少化肥、农药使用,畜禽粪便基本无害化处理、秸秆基本利用、农膜基本回收”目标;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智慧经济、分享经济、创意经济,全面重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
从高强度开发、高速度增长到构建“湖北重要生态屏障”,襄阳担当着“长江经济带重要绿色增长极”新使命。
从改革开放之初的治理“三废”,到实施环保“5421”工程;从集中整治排污企业,到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从推进蓝天碧水工程,到加快建设美丽襄阳,襄阳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设立高压线,建立汉江两岸禁养区、限养区;打好组合拳,整治汉江非法采砂、非法码头;扮靓母亲河,打造汉江两岸风光带。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襄阳正在筑牢湖北重要生态屏障、建设国家沿江生态经济发展样板区。
宜昌:山平水阔起大城
宜昌,伴江而生,依水而治。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下,历经葛洲坝和三峡工程两次历史性工程的建设,昔日的峡江小城,如今已发展成长为省域副中心。
七月盛夏,宜昌城区夷陵大道车水马龙。64岁的杨爱娥驻足凝望,仔细打量着这座熟悉又陌生的城市,“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很多地方都不认识了”。
1971年,16岁的女拖拉机手杨爱娥来到宜昌,先后参与了葛洲坝、三峡两项世界级水利枢纽工程建设。
40多年前,宜昌长啥样?“小!”在杨爱娥看来,宜昌的3次历史机遇,赢来城市改地换天。
1970年,葛洲坝工程开工,宜昌由滨江小城发展成中等城市;1993年,三峡大坝工程上马,宜昌由中等城市向大城市迈进。
两大工程降临宜昌,让峡江小城实现向中等城市,再向大型城市的跃升:葛洲坝工程,宜昌城区人口从17万增至35万;三峡工程,再将城区人口增至180万。
2012年6月,宜昌迎来腾飞良机,省十次党代会提出“支持宜昌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
时光流逝。7年后的今天,宜昌交通四通八达,两江四岸融会贯通。车过东山隧道,豁然开朗。版图酷似蝴蝶的宜昌新区在峡江两岸铺就,“一带、多廊、十片、多中心”的结构布局初具规模。
“前几年,大家最关心的是这条河什么时候能下去游泳。”宜昌市夷陵区冬泳协会会员张江凌说。
张江凌所说的这条河,是长江一级支流黄柏河,曾经污染严重。如今,各项游泳邀请赛在此举行。黄柏河的变化,得益于宜昌重大改革项目——长江宜昌段生态修复与治理工程。
“长江大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一场大考,宜昌责无旁贷。”湖北省委常委、宜昌市委书记周霁说。
立规矩。建立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指标考评体系;划定生态管控“三线”,其中生态功能红线区占全市国土面积49%、大气环境红线区占16%、水环境红线区占33%。
建机制。一批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的新探索在宜昌陆续出台:成为国内首个出台环境总体规划的地级市,并以人大立法形式对公共绿地、山体和水域实施永久性保护;组建湖北省首个流域水资源综合执法机构,实现跨区域、跨部门水资源保护综合执法等。
保环境。宜昌推动长江大保护行动雷厉风行:取缔长江干线支流216家非法码头;取缔中小河流非法砂场61处;关停规模以上磷矿开采企业38家等。
复生态。实施《长江宜昌段生态环境修复和综合治理总体方案》,深入推进化工转型升级、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港口船舶绿色排放、岸线生态修复、城区生态修复等6个专项方案。
2018年,宜昌城区PM10、PM2.5浓度分别下降12.5%、8.6%,优良天数达到274天,为近5年来最好水平;国、省考断面水质保持优良;单位GDP能耗、水耗、地耗分别下降7%、3.8%、5%。
有了“高颜值”,还要精气神。放眼全省,宜昌是唯一一个夺得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的城市。
宜昌创造、宜昌标准、宜昌经验叫响全国。“四多合一”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令企业称赞;“局长驻窗”,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堵点、难点、痛点,优化服务流程;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两微一端推送,变“少跑腿”到“不跑腿”……
宜昌,这座山清水秀、充满活力、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强市,正以奋进的姿态,在建设世界水电旅游名城的征途上昂首前行。
一江美景入画来
湖北位于长江中游,总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是长江径流里程超千公里的唯一省份,是三峡水利工程所在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被称为“千湖之省”“鱼米之乡”。
近年来,湖北长江沿线城市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大力推动长江经济带共同发展,在推动乡村振兴、绿色生态环保工程、产业升级、脱贫攻坚、生态建设、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新气象、新作为、新成就。
六大专项整治,向“共抓大保护”中的突出问题、化工污染、非法码头非法采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入河排污口、岸线保护“亮剑”。
九大行动,推动森林生态修复、湖泊湿地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业污染防治和产业园区绿色改造、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农业和农村污染治理、江河湖库水质提升、重金属及磷污染治理、水上污染综合治理。力争3年到5年内显著改善长江湖北段生态环境。
洪湖市如今通过增殖放流、种植水草、底播贝类、湖泊生态修复,再现“浪打浪”景象。
东湖是武汉的城中湖,走进东湖绿道,山、林、泽、园、岛、堤、田、湾八种自然风貌呈现在眼前,这条总长101.98公里的环湖绿道将东湖变成人们亲近自然的城市“生态绿心”。
试点示范,探索绿色新路。武汉青山区,试点打造湖北长江经济带首个生态文明示范区。十堰、宜昌、黄石、荆州被列入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荆门、潜江、枝江被列入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神农架纳入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以长江大保护为机遇,湖北优化产业布局。“万企万亿”技改工程一年投资4959亿元,同比增长61.1%;国家存储器基地、华星光电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夯实了绿色产业发展基础。同时,推进一批重大生态修复和重大技改项目,发展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从“化工锁江”到“创新赛跑”,湖北在转型升级中不断培育新动能。
如今,长江干流湖北段总体水质由良好上升到优,长江出境断面水质由Ⅲ类提升至Ⅱ类。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由2015年底的79.8%提高到2018年底的86%。
一幅巨大的长江岸线生态优美画卷,正在湖北铺展延伸。
来源:经济日报 中国经济网 记者 郑明桥 柳 洁
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