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正值莲蓬成熟季节,昨日,江夏区五里界街群益村莲农冒着酷暑采摘莲蓬 楚天都市报记者黄士峰摄
图为采下莲蓬放到船上
图为满脸汗水的易金平
图为在闷热的荷塘之中,一趟又一趟地穿梭往来(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黄士峰)
昨日9时30分,易金平接到莲子经纪人的电话,要再加几十公斤莲蓬。他二话没说,戴起草帽就准备出门,再下塘采莲。
这时的室外温度接近40℃,已经很“炕人”了。树荫之下还有些风,但湖上只剩下暴晒。易金平走出门,抬眼瞄了瞄头顶的太阳,稍微迟疑了会儿,而后压了压帽子,叫上同伴陈忠旺,径直走向那座湖汊上的荷塘。
这两位采莲人是江夏区五里界街群益村的村民。等待他们的,是荷叶丛中两个小时的“闷烧”和暴晒。这样的采莲一天最多两三次,摘回一千来个莲蓬,能卖近千元。
撑船扒荷秆 合作摘莲蓬
如果不是临时接到“加单”电话,易金平也许不会在上午的高温天气里下塘采莲。“一般凌晨四点半起床,然后出门采莲,一直到六点半以后才会回来。”易金平站在湖边,眼前就是一大片荷花莲子:“莲蓬的消费旺季就这两个月,有生意来了我们必须做。”
这些天,易金平的采莲船一直停在湖边。他和陈忠旺麻利地跳上船,解开绳:“准备走了!”一声大喊过后,易金平执起一杆长篙,斜插入湖水之中,奋力一撑,采莲船便缓缓往后,朝着荷花丛中驶去。
采莲才刚刚开始,两位农户的衣衫已几乎被汗浸湿,豆大的汗珠顺着他们的脸颊往下淌。
荷塘之中,水上行船,最困难的是扒开密布的荷叶秆。“老易执篙划船,我要扒秆采莲,必须配合默契。”陈忠旺半蹲在船头,指挥着易金平撑船的方向。慢慢地,他们的身子被一丛丛高大的荷秆“淹没”,只剩下头顶直射的阳光、周身蒸腾的水汽,以及一颗挨着一颗的莲蓬。
易金平和陈忠旺两位采莲人就这样撑着船,在闷热的大湖荷塘之中,一趟又一趟地穿梭往来,最后摘回了几百个莲蓬。
高温“闷烧”两小时以汗洗面
在采莲时遭遇的闷热到底有多难受?记者只是随船刚进入荷花丛中,就感觉周身有高温灼热之感。在外面偶尔能感受到的风,在这里完全被隔离了。直射而下的阳光经过水面的反射,似乎又“加热”不少,体感温度可能超过60℃。
将记者送上湖岸后,易金平和陈忠旺继续采莲。只是一阵微风而过,记者都能感觉万分舒爽,毫无遮挡的暴晒也算不上什么了。
然而,两位采莲人进入荷花丛越深,高温“闷烧”的痛感就越重。可是为了能够一次采得更多更好的莲蓬,他们必须将已有的水道全部走一遍,而后再开辟新的“莲道”,采一批新的莲子。
“新开一个‘莲道’要把船横过来,扒开一批又一批挡在前面的荷秆,特别费力。”易金平告诉记者,这样的过程往往只会在清晨或傍晚气温较低、太阳还未升起或落下时,才会进行。
11时30分,经过近两个小时的“闷烧”采摘,两位采莲人终于带着最后一批莲子划出了荷塘,来到湖边。易金平的脸上满是汗水,他用尽力气撑起长篙,只想早一点上岸。船头的陈忠旺则将双手放进湖水之中,给自己降温。
易金平说,他们基本上每天采两次莲子,每次采摘四五百个,以带秆价每公斤4至6元卖给采购商,换回近千元的收入,偶尔遇到加单,上午会加采一次,“也就6月底到9月初,挣这两个多月的辛苦钱,真的很辛苦。”
来源:楚天都市报记者曹磊实习生姬文姝
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