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荆州市实施乡村振兴的重点推进年,当地市直124个单位和84个乡村联点共建机制,着力打造建设江汉平原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区。
前几天,荆州市乡村振兴“联点共建”产业扶贫现场推进暨培训会在石首召开,会议部署加快推进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和产业扶贫工作。
参会人员参观了石首市团山市镇过脉岭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以及石首鸭蛙稻有机核心示范区。
目前,石首市在团山寺镇、高基庙镇、高陵镇建立了5个鸭蛙稻千亩示范种植基地,带动全市鸭蛙稻种植面积2万亩。与以前的传统种植模式相比,村民亩平收益翻了几倍。
目前鸭蛙稻的稻谷与传统的稻谷相比,一亩田可以多创收六百元,若一亩田投放12只鸭,一只鸭按500元计算,这两者收益加起来则增加了一千二百元。
参加此次培训会的人员,有来自荆州市124个市直机关单位及84个乡村的党支部书记,大家对石首的鸭蛙稻模式也纷纷点赞。
石首的鸭蛙稻模式成功因素
一、村庄规划布局比较合理。
二、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合理发展产业。
三、注重品牌创建。
联点共建是荆州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重点推进年、取得实效所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荆州市动员市县包括乡部门与村进行有效对接,市直124个单位,组建了84个工作专班,入驻84个村。
荆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叶华强表示,这些队员既是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辅导员,也是84个村的产业扶贫指导员。
124个市直责任单位联点共建84个村,开展“7+N”工作,即在完成一个规划,摸清一个家底、办理一件实事、引进一个项目、开展一次考查、组织一次走访、建设一个阵地,在七个规定动作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再开展N项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落地落实。
记者:袁帅 韩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