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掉滤镜又怎样!武汉“素颜”24小时亮相央视

卸下一天的疲惫,忘却一地鸡毛,武汉人在宵夜摊上,才展现出自己江湖儿女的本色。

长江日报融媒体5月21日讯(记者梅冬妮)关于哪家热干面好吃永不停歇地争论,只有“人多”和“人更多”的地铁2号线,世界上最难等的资本大厦电梯,捧着小龙虾大快朵颐的食客......这是武汉人最熟悉的场景,也是正在崛起的大都市的城市B面。关掉城市宣传片的滤镜,素面朝天的武汉,今天20:04正式亮相央视9套的纪录片《城市24小时·武汉篇》。

素颜武汉的24小时:人是最动人的风景

江滩、东湖、大桥的秀美与气阔,并不是《城市24小时·武汉篇》的主角。这部以时间顺序铺陈的纪录片,将镜头对准了热干面摊的经营者,出身于“养桥世家”的桥梁养护者,创业中的光谷青年,“北漂”十余年回到家乡的唱作人,离开车间依旧扎根红钢城的“三步踩舞后”,都是城市中最平凡的面孔。没有悬在半空的宏大叙事,绚丽摩登的城市景观也只是片中的点缀,城市的面貌在这部纪录片中幻化成小作坊里的热气腾腾,创业者脸上的行色匆匆,以及食客们脸上的满足欢愉。没有一丝矫揉造作,满是生活真实的写照。

在武汉种类繁多的“过早”选择中,热干面绝对是最具特色的存在。

开篇镜头从只有武汉土著才能理解的仪式感——“过早”开始。画面中定格的“严老幺”,是本地老饕才懂的默契。这里既售卖招牌的重油烧麦,也提供同样出彩的三鲜豆皮。“正宗的武汉人还经常会为哪里的面好吃,哪里的芝麻酱更香而争执”,但凌晨5点的武汉,有热干面店主罗思偲日复一日的见证。“刮风下雨都一样的,说辛苦是蛮辛苦,但是我们也都习惯了,怎么说呢,我们都是热干面养大的,也是心甘情愿的吧。”

大多数武汉人都不知道,自己和同胞们一天要吃掉2000多吨的碱水面,更也不曾知晓,长江大桥的铁路层每天发生些什么。

早上8:55,作为“养桥世家”的第三代,陈卿明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大桥的铁路层,桥梁养护工们默默守护着列车的运行安全。

他每天都要在大桥上上演争分夺秒的大片。利用无车通行的最长间隔这一“天窗点”,陈卿明和同事们需要拧紧松动的螺栓,调整变形的轨道间距,更换到了年限的枕木。

屡败屡战的丁义彪,是光谷创业者大军中的一员。

上午11点,坐等午休的通勤族不在少数,但在武汉的东南角光谷,却是步履匆匆的模样。创业屡战屡败的小哥;永远等不到资本大厦电梯的外卖员;了解9种出行方式,依然无法迅速到家的上班族;和试图通过众筹、P2P和小程序,升级过早业务的小商贩,他们都对着镜头一本正经地“吐槽”,反而勾勒出一个令人意外的光谷素描。

下午3点半的武汉,难得的闲适。如今外地人也会哼上几句的《汉阳门花园》,让纪录片的混音团队也被“圈粉”。因此音乐人冯翔不但被额外“加了戏”,还拥有了个人采访以及与老友们举办音乐沙龙的播出分量。此外,混音团队还给翔叔送出特别福利,出现在片中的翔叔的演唱,都通过混音团队重新调整,伴奏声被弱化,翔叔透着岁月和温暖的声线被放到最大。

两年前,从武钢分流离开车间的李承红 ,在每日照顾完父亲后,开启自己在“三步踩”舞台上的光辉时刻。

两年前离开武钢车间,却依旧扎根红钢城的李承红,像极了方方、池莉笔下的武汉女人。尽管生活发生剧变,李承红却依旧打起精神料理好一切。傍晚5点半,佰乐汇舞厅隐匿在红钢城一角。在这里优雅的交谊舞无用武之处,最“吃得开”的是武汉人自己发明的节奏强烈的“三步踩”,李承红正是三步踩舞台上的迷人传说。

幕后解读:

总导演看武汉:从“偏见”到“血肉相连”

在中国那么多座城市中,能被冠以“大”字的只有两座,一座是大上海,另一座就是大武汉。作为《城市24小时》系列首发的五座城市之一,武汉素颜拥有的骨相之美,是为总导演张旭所认可的,“我们不是做城市的成就片,我们的理念是‘城市的素颜写真集’,城市本身的长相,肯定是我们考虑的元素,要长得有特点。”

还未接触武汉前,张旭并未隐瞒她对这座城市的“偏见”。“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是张旭以及不少外地人对于武汉人最直接的印象。“武汉人给人的感觉火爆、聪明,又有些不好打交道,心眼也比较多。”

但通过两年多的筹备,和无数次与本土拍摄团队的接触,以及片中呈现出的那个温情、丰富、厚重的武汉,让张旭对这座城市有了“血肉相连”的感知。“武汉人在豪爽的外表之下,其实有非常敏感细腻的心。我一直觉得武汉是跨越历史和现实之间的城市,太有故事了。是一座非常有魅力,值得慢慢感受的城市。”

镜头之外,来自武汉本土的分集拍摄团队,也让张旭赞口不绝。“这个团队一方面非常敬业,特别有热情,但鬼点子又特别多,脑洞最大,说湖北佬是‘九头鸟’不是没有道理。”张旭回忆道,拍摄过程中团队在凌晨一两点开会是常有的事,但由于自己起得早,清晨6点在微信的留言,竟然也收到武汉团队的“秒回”。“结尾的时候改动特别大、特别多,细节的打磨是非常繁琐的,但他们每个人都是特别快速就拿出一个修改方案,然后快速调整思路,快速给出新的版本。”

无论拍摄对象李承红、冯翔,还是武汉的导演团队,镜头里里外外的武汉人,都让张旭感触颇多,“武汉真的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城市,武汉人虽然总是显出无所谓,但骨子里给我的印象总有一种倔强的内心动力在,什么事情一定要做好。”

本土主创看武汉

嘴上“自黑”,心里住着豪杰梦

“这座真正经历过风云变幻的城市,在看似粗犷的江湖气包裹之下,是坚忍顽强的个性和处变不惊的坦然,在百年间的潮起潮落中,认认真真地面对生活,回望过去,迎接未来。”这句纪录片尾声处的结语,恰好映照了总导演张旭口中的倔强的武汉人,也佐证了武汉分集导演纵红雨眼中武汉的写照:嘴上满不在乎,心里怀揣着江湖愿景,渴望成为豪杰。

年近五旬的“爹爹”纵红雨,携手当时平均年龄还不足30岁的“糙子伢”——罗生快门工作室的伙伴们,共同组成了武汉分集的导演团队。采访过程中,纵红雨无意透露,团队被张旭称赞“脑洞大”并不全因天赋所得,而是靠着成员们“闲不住,没事就想剪一个新版本”的勤勉和热爱收获而来的。

与不少身处这座城市的原乡人一样,在2017年第一次选题会上,原以为会才思泉涌的纵红雨,却一时语塞,不知如何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出家乡武汉。虽然在当年年底,纪录片就交出了第一版,“但完成度只有60%,里面只有6组散落的人物故事和一些数据,太冷,没有温度”,被央视团队“打板子”重来也是意料之中。但2018年的夏天,团队很快又交出了一支完成度80%的的新版本。也因此,武汉篇被列入《城市24小时》第一季的排播名单中。

纵红雨坦言,拍摄过程中困难与疑惑总是相伴左右,“我们是武汉人,来自本土的团队,拍自己的家乡,必然带着非常重的包袱。”《城市24小时》的“素颜”理念,的确让导演团队陷入到漫长的思索和反复,传统宣传片的“艺术照”风格或许漂亮,但却不够动人。于是纵红雨选择保留了原版很高的剪辑率和不甚工整相对粗糙的镜头,结果却意外适合武汉的城市气质。全片节奏上,对比刚刚播出的郑州篇,也明显快了不少。

内容上,团队也不惧“自黑”,利用调侃戏谑的“金句”,重新解读城市。例如每一位去过光谷的武汉人都经历过的无奈,“现在的光谷拥有9种出行方式,但是每一种都没办法让我迅速回家。”以及武汉人眼中的地铁2号线,“似乎没有明显的交通峰值变化,只有人多和人更多。”

纵红雨也曾担心,这样一个“私房”视角下的武汉,是否能引起外地观众的共鸣。但纵红雨把专门为此片制作的《汉阳门花园》MV发布到朋友圈上时,“很多听不懂武汉话的外地人都很喜欢”。《城市24小时·武汉篇》也是一样,“世界迭代更新的节奏实在太快,很多人都是被裹挟着为了生存去适应,这部片的确唤醒了很多人的乡愁。武汉躁动的氛围和热情的温度,是我们要传递的。我们也是想暂时停下脚步,充满温情和牵挂地问一句,武汉,你现在还好吗?”

来源:长江日报

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