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隐性成分添加成隐患

随着高毒农药的禁限用和国家对农药登记管理日益严格,加上国家对专利知识保护的强化,使得农药生产厂家遇到了极大困难,为了生存,许多厂家在已有登记证的产品上,为了增加药效,争夺市场,经常添加一些隐性成分。

由于产品老化及抗药性问题,一些现有登记产品的防治效果不断下降,生产厂家既想保持药效,又不想投资研发新品,一些企业就打起了在现有产品中添加隐性成分的主意;除了提高现有产品的防治效果,有些新药含有的活性成分很贵,于是一些企业在产品生产中故意加入便宜的成分牟取暴利,由于添加的隐性成分都很便宜,但卖价却很高,企业可以获得不少利润;尤其生物农药,众所周知,生物农药比普通农药环保,但是药效缓慢,不适用于防治突发性、爆发性灾害。为了提高使用效果,经销商也只能添加隐性成分,部分产品在生物农药中添加化学成分在业内已是心照不宣的秘密。

那么,我们该如何辨别农药隐性成分呢。一般来说,“特效”药样,都会具有鲜明特点,比如杀什么虫、防什么病、除什么草。首先可根据药品的价格定位该农药在当前农药市场的地位:是不是新药,可能是哪一类的农药;其次,根据药品的防治对象,是用于杀虫的、除草的还是杀菌的。杀虫是哪种害虫、哪种菌或哪种草。这样根据防治病虫草的类型,初判断农药范围。例如是棉蚜,就可考虑那些杀蚜剂。如是杀棉铃虫(鳞翅目,夜蛾科),就要考虑那些杀鳞翅目好的杀虫剂,如氯虫苯甲酰胺等;第三,根据害虫中毒症状,可初步判断农药的类型。如害虫中毒,卷曲,吐水,痉挛,该样品就可能是有机磷类杀虫剂。根据杀虫速度,也是帮助鉴别杀虫剂类型的重要依据。如杀虫剂中,氨基甲酸酯类、拟菊酯类、有机磷类杀虫速度较快,而几丁质抑制剂,药效慢,需要3天才能见到效果。杀虫剂的外观、气味等。如有机磷类有大蒜味、恶臭或硫黄味。拟菊酯类杀虫剂防治时会对人眼,皮肤有刺激。新烟碱类杀虫剂如啶虫脒等和阿维菌素对粘虫中毒的症状是麻醉、假死,不萎缩、不吐水,触之能动。以上特点可作为定性农药时的参考;第四,结合简单的生物测定,辅以样品定性,如果是杀虫剂可简单用粘虫、蚜虫和红蜘蛛3种害虫进行初步药效测定,根据药效就可大致判断出该样品的防治方向,再进行仪器分析定性。

来源:黄冈市农业农村局网站

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

责任编辑:石樱



★垄上水稻社群等你加入!★

为更好地服务水稻种植户和水稻产业相关人员,

垄上水稻社群将为广大乡亲提供

水稻病虫害防治、天气预报、田间管理、增产增收等信息。

水稻夺高产

就来垄上水稻群

赶紧添加客服藕圆子的微信15527226995

加入我们吧!

↓↓↓↓↓↓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