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县扶贫“第一书记”车超的拆墙记

52岁的车超是公安县国土整治局驻闸口镇红安寺村扶贫工作队长兼“第一书记”,从2015年12月3日驻村以来,她就与这个省级贫困村的发展捆绑在一起。

在担任“第一书记”的1202个日夜里,她全身心扑在扶贫工作中,特别是车超用真诚和耐心拆除了影响邻里关系的有形之墙和贫困群众的“心墙”,更是赢得了贫困户的信任和爱戴。

上任首日遇堵墙

“车书记,前两天看你精神不太好,我早上从田里摘了些盐须菜给你煮水喝。”在村委会门前,就一位女子热情地招呼着车超,一边将手中的菜塞给车超,一边跺跺脚上的泥土。

这个女子叫袁月,原先是村里的贫困户,望着眼前精神状态越来越好的她,车超内心淌过一股暖流。

2015年12月3日,车超到红安寺村报到。正向村两委班子成员了解村里的基本情况,就被一阵争吵声打断了。一个披头散发、衣衫褴褛的中年妇女对着工作人员大声谩骂:“你们要是不把那堵墙拆了,我就死在这里!”车超了解事情有经过后,上前递上一张纸条说:“我是新来的第一书记,您家的事我来处理,请给我两个月时间,这是我的电话,有什么事都可以联系我。”“你既然要管,就必须把墙给我拆了,否则我天天找你!”中年妇女放下狠话,扬长而去。

“车书记,你刚来不了解情况,这个贫困户的事,你是管不好的。”“家里遇变故后,袁月的精神就受到刺激,跟乡邻们都处不好。”女子刚走,村干部们就劝开了。车超微微一笑,内心笃定:她要以袁月为突破口。

奔走两月拆院墙

“这墙我坚决不拆,她严重影响我家的生活。”袁月邻居何师傅态度坚决。2013年,袁月夫妇载着即将出嫁的女儿外出置办物品时出了车祸,女儿当场身亡。此后,一家人生活在阴霾里,儿子抑郁,袁月性情大变。隔三岔五,袁月就因小事与乡邻起争执。

矛盾激化后,何师傅便在自家和袁月家之间筑起十几米长的院墙。这堵墙不仅挡住袁月家的光线,更堵住了她的心。自起墙的那天起,袁月就每天到村里闹。

“如果我担保她此后再不惹事,您可以拆吗?”“让她不闹事,那绝对不可能。”车超与何师傅的第一次谈判失败了。

车超忐忑不安地来到一墙之隔的袁月家,生怕袁月将自己扫地出门。也许袁月见车超也是女人,才让她进屋。袁月的丈夫整天忙于农活,儿子不与人交流,袁月缺少倾听者。交谈中,车超察觉到本性善良的袁月是受两道墙所累:一道是屋外的院墙,另一道是她自己筑的心墙。家里发生变故后,袁月始终没走出阴影。内心孤寂的她为宣泄情绪走上极端,将自己的不幸转嫁于乡邻。

“墙必须拆!”2个小时的促膝交谈,车超意识到院墙和“心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必须一并拆除。

真心为民破“心墙”

一跤、两跤、三跤……为方便走村入户,车超逼着自己学会了骑摩托车。

一次,两次,三次……车超三天两头就到何家、袁家当和事佬,化解积怨。

一周,两周,三周……眼见两月之约临近,这道墙仍未拆,车超心里堵得慌。

一人,两人,三人……车超绞尽脑汁地找来何、袁两家的亲友当说客,上门帮助做工作。

车超坚信,要拆掉袁月的心墙,就要先解开何师傅的心结。得知何师傅的儿子是返乡大学生,在创办家庭农场时需要政策扶持和技术引导,车超主动为其铺就产业扶贫路。车超引导他尝试“虾稻联作”模式,还为其引荐技术人员,帮他的家庭农场争取政策红利。

将心比心,以情换情。车超的付出,让何家看到了她是真心在帮他们,让袁家也看到了她不是在放空炮。一次三方会谈后,何家同意拆墙,袁月保证息事宁人。为顾全两家人的面子,车超自掏腰包请工人拆墙。院墙倒塌的那一刻,久违的冬日暖阳照进袁月家中,更照进了她的心里。

拆墙前,何家、袁家零交流;拆墙后,两家开始走动,谁家夫妻失和,对方还出面劝和,何家、袁家两家与车书记也走成了亲戚,隔三岔五来看望她。

一次调解,还意外地结了两家亲戚。车超捏着那把盐须菜,心如春日暖阳,脸上泛起笑容。

责任编辑:谢珊

(作者:记者安娇姣特约记者夏峻王文初通讯员袁枫)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