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稻虾共作 “吨粮田”变身“万元田”

作为长江流域首个百亿斤粮食大市,这两年,襄阳市以“稻虾共作”为抓手,全域推广绿色高效种养新模式,催生提质增效的“加速度”,不少昔日的“吨粮田”,正在向“万元田”转变。

这段时间,气温逐步升高,为确保半个月后能够准时投放虾苗,襄州区龙王镇龙兴村的彭奎每天都要跑到自家的秧田里,转上几圈。

彭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这两年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农产品的产量大幅提高了,但亩平收入始终维持在2000块左右。为了给当地村民打开增收新渠道,当地政府全力推广稻虾共作新模式,并专门引进了一家农业科技公司,采用合作社+农户的方式,为农民提供技术辅导、生产繁育、回收外销一条龙服务。

“按市场价,我们预估就是20多块钱(每斤) ,这每亩地最起码会多收个3000块钱。”襄州区龙王镇龙兴村六组村民彭奎说。

2000元变成5000元,还只是“吨粮田”变“万元田”的第一次变身,市场主体的引入,还为小龙虾的农业产业化带来了契机。今天在龙王,通过公司化运作,小小的龙虾被制作成包括麻辣虾球、虾壳素保健品在内的60多种产品,眼下,当地正在向打造襄阳“稻虾”养殖第一镇努力。

“目前我们已经推广了15000亩,在保证老百姓增收的情况下,我们还准备开挖35000亩。”襄阳华山服务中心主任徐志强说。

稻虾共作,不单是“吨粮田”变身为“万元田”,为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还有效降低了农药的用药量,极大减少了农村的面源污染。

“(稻虾共作)对稻谷没有伤害,(虾子)它不会吃稻谷的根和茎,稻田可以为虾子提供嬉戏的场所,小龙虾排除的粪便可以被稻谷吸收。”徐志强说。

“稻虾共作后可以实现绿色生产,在稻田里基本上不使用化肥,化肥和农药的减量都在50%以上,优质稻米的品质会更进一步,更好地发挥高档米的优势。”襄州区农业局高级农艺师孙付山说。

以发展无公害、绿色小龙虾为重点,全域推广绿色高效种植模式,催生提质增效的“加速度”。到目前,襄阳市共建成“稻虾共作”基地近12万亩,小龙虾繁育基地5个,成立小龙虾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97个,引进培育小龙虾龙头企业26家,实现农民增收2亿元以上,到2020年,襄阳市“稻虾共作”基地将发展到30万亩,并将培育两到三个“襄”字头龙虾产业品牌。

责任编辑:宋雨航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