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老龄化现象的加重,农村传统的“养儿防老”模式正受到各种因素的冲击。当你老了,如何养老?不妨从别人的故事和建议中,寻找自己的方向。
“养老”的两种烦恼
江西省瑞昌市长春村的村民徐春生,最近有些烦恼:常年在外打工的他,因为老父亲无人照料,过完年至今都无法外出务工,一家人的收入很可能受影响。
家中的老人十分通情达理,愿意去养老院,可周边只有一家养老院,至今腾不出床位。
他迫切希望有个好的养老机构,能代为照顾老人。
瑞昌市源源村养老之家就在几公里之外,机构创办人李洪荣也有他的艰难。
2013年,从外地打工回来的李洪荣为了解决自家和乡亲的养老难题,筹资在村里办了养老院。如今,这个养老院已经成为周边很多老人的安乐窝。在这里,老人被精心照顾,子女能安心外出打工,替代村民孝亲敬老的李洪荣,肩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
他的养老院现有几十个床位已经满员,外面却还有很多家在排队。
若是扩大规模,需要加大投入,但一些难题摆在眼前:护工的工资日益上涨、招工却很难;农村养老收费低、回报慢,并没有带来什么效益;此外,作为民营养老机构,一些手续也不好办。如今,李洪荣的全部积蓄都投进了养老院,还欠了不少债。
他很希望获得政府的支持。
农村“第三类老人”怎么办
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2.5亿,这其中,由于年轻人进城,老人留守等因素,使得目前农村的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
农村老人大致分三大类。第一类是特困供养人员;第二类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第三类是介于中间的老人们。
第一类老人,有公办的敬老院给他们养老。
第二类则随着近年来我国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相关政策,地方通过产业扶贫、社会保障兜底等方式让他们老有所养。
第三类养老人群,他们既不是特困供养人员,也不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往,他们应靠子女供养,但现实是子女大多在外打工,没法照料老人的日常生活,而且子女还要抚养下一代,经济负担很重。
“ 老人比例高,养老服务设施较少,养老服务的专业化程度也比较低,这使得农村的养老问题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尤为突出、紧迫。”
农村人怎样才能老有所依?
《聚焦三农》两会专题节目《代表委员来串门》邀请到了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科院专家以及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一起就这个问题谈一谈各自的看法。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朱里镇拐子杨村党支部书记张全收认为,要农村人都到县城、乡镇去养老,不是太实际。他通过调研并结合建设乡镇敬老院的经历,发现农村老人并不愿意到乡镇去养老,而是想留在自己的本村,这样不但比较熟悉,离家也近。
为此,他建议国家建设村级养老院,逐步补齐农村的养老短板。
这需要国家出台好的政策,有实施条例,社会来参与;以行政村级为单位,每一个村建立养老院,让农村老人吃好、住好,晚年幸福。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社会保障研究室副研究员侯慧丽在研究中也发现,县乡级养老机构的老人入住率确实偏低,而村级养老院又供不应求,这背后体现了老年人“想在家门口养老”的意愿。
老人就是想在家门口得到各种便利的养老服务,因此,支持在村一级建设一些村级社区的照料中心。
国家出台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里,就如何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能力,也提到要“适应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剧形势,加快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农村养老服务体系”。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家庭赡养,这三者关系其实非常紧密,而且要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这些年,很多地区在探索农村养老的体制、机制方面做了尝试和创新,比如农村几家几户互助养老,一些以“五保户”和孤寡老人为主要保障对象的敬老院也进行积极改革,开放床位招收社会养老人员等。
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刘少华对此的提醒是,养老问题有两个层面必须要考虑,一个是模式的稳定性问题,一个是模式的可监督程度。
模式创新很重要,但怎么监督这个模式有没有漏洞,更重要。
养老问题关乎千家万户。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养老问题,并提出“让老年人拥有幸福的晚年,后来人就有可期的未来”。
能否如村民希望的,每个村庄都有一个漂亮的养老院、有正规性的陪护,让老人老有所依,得到精心的照料?村级民办养老院的困境又该如何解决?
今晚,全国人大代表张全收将详解他关于农村养老方面的提案。
请关注今晚22:07分
CCTV-7《聚焦三农》两会专题节目《代表委员来串门》
责任编辑:谢珊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