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河蟹成活率,从放苗开始

 

垄上水产纵四海,服务八方暖人心!

2018年河蟹养殖已经结束,从我们调查的数据及客户反馈的结果,分析发现河蟹的回捕率普遍较低。但是干塘后,坂田上没见到大量死蟹,那河蟹都去哪了?通过案例收集及数据分析,我们推断早期苗种损伤较为严重(尤其放苗后到一、二壳期间),从而影响了最终的回捕率。只是此阶段的河蟹个体小,无法清晰地看见。因此,确保早期蟹苗成活率尤为重要。那么,我们在放苗前后应该做好哪些关键工作,来提高早期成活率,为2019年成功养殖保驾护航?

一、放苗前池塘准备工作

1、深水位放苗。平均水位不得低于80cm,水位越深,水质越稳定。水深减少了因昼夜温度变化大(水温变化大),给蟹苗带来的应激,可以最大程度上保障蟹苗下塘后的成活率;反之,水位越浅受天气影响就越大。

2、沟中不栽草或少栽草。近几年,大多数塘口早期沟中水草多的池塘都会出现顶壳、拉脚等蜕壳不遂现象,沟中水草多透明度高,肥水困难,水体稳定性差。因此,我们建议:早期沟中不栽草或少栽草(间距10米以上为宜)。

早期沟中水草过多,河蟹出现顶壳、拉脚现象

3、彻底解毒。清塘药物不合理使用后带来的药残、池塘及外源水中的各种毒素,都直接影响着放苗成活率,严重的会引起蟹苗打洞、上岸,甚至死亡。所以,彻底解毒是重中之重。

4、肥水下塘。肥水不仅能长草、培养藻类,提高青虾产量,还能有效地控制青苔,最重要的是水肥的池塘,水质相对稳定,更利于提高早期成活率。早期气温低,肥水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切不可盲目的大量施肥。

二、正确放苗方法

蟹苗在起捕阶段和运输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机械损伤、体质下降等情况,直接下塘,容易造成应激过大,出现上岸爬边、打洞、偷死等现象,严重的可能造成大量损伤。因此,我们建议放苗操作如下:

1、放苗前一天,外泼抗应激药。

2、放苗时,先将蟹苗放置于浅滩处,适应塘口水温一段时间,即“缓苗”。

3、然后解开苗袋,让蟹苗从浅水区自由散开,入水。

4、放苗完成后,尽早投喂开口料。切记不要误认为温度低,蟹苗不摄食。

5、特别提示:尽可能避免天气突变时(如突然天晴等)放苗。

河蟹放苗

来源:利洋水产,不代表垄上水产观点。养殖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声明:本文转载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18年12月30日31日,年终岁末,辞旧迎新!“新模式 新互联 新财富·首届长江垄上'虾稻共作稻渔种养'高效创新模式论坛”,在华中农业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圆满落幕,点击上图了解现场详情。2019开启垄上水产新篇章,我们期待更多优秀的朋友一起参与。垄上水产联系人:左左 18702726115;波波 13995506583。

(点击上图,查看垄上水产写给粉丝的一封信)

在微信中长按识别下图二维码,或找蟹妹 ‭18672990750‬加入垄上水产社群!获取一手大会信息!

垄上水产是湖北广播电视台垄上频道下,水产行业精准化服务的板块,搭建了为生产端农户提供市场信息、技术服务和互动交流的平台,并辐射水产行业全产业链。目前已有3万水产从业者加入垄上水产社群,进群请在微信中扫描上方二维码。(责任编辑:波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