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水稻,防治好这两种病害,产量质量都有保障

水稻在我国种植面积比较大,在粮食作物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水稻的病虫害较多,在防治上很难发现和有一定的难度,导致一些病害错过了最佳防治时机,或由于误诊误治,造成防治错误带来减产,酿成损失。

水稻白叶枯病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均属于细菌引起的病害,它们都是危害水稻叶片的病害,并且传播迅速,难以被发现;而且两种病害,在染病部位,发病条件,和发病症状上均有高度的相似之处。所以,在防治和判断时最容易混淆和判断出错,导致种植户错过最佳防治时机,用错药剂,造成产量和经济收益下降。

一,水稻白叶枯病

水稻白叶枯病在亚洲地区发病最为严重,我国的华东,华南和华中稻区受害较重;该病的主要危害部位是叶片部分,常造成叶片干枯、卷缩、枯萎,生长不良或受到抑制。

发病症状

1,一般在分蘖后发病症状比较明显,病叶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发病初期病部多呈黄绿色或暗绿色斑点,继续侵染后可顺着中间的叶脉迅速发展、扩大(有的也可沿着叶缘发展),最后可达整张叶片,后期叶片变为灰白色,湿度大时病部出现黄色串状菌脓。

2,在条件适宜的田间(包括感病品种,大量使用氮肥),水稻发病往往比较迅速,几天之内叶片即可染病,并迅速扩展开来。病斑初期一般呈暗绿色,扩展后全叶似开水烫一样,青灰色或灰绿色,最后叶片变为灰白色。

3,植株发病后,老叶片颜色正常,看不出染病的迹象。而新生出的嫩叶呈退绿或黄绿色宽条斑,影响水稻后期的生长发育,这种病症现象多在广东常见,是一种典型的黄叶型白叶枯病。

另外,该病的病原菌在生长过程中,可分泌一种多糖毒素,对寄主作物有一定的致萎力。所以,在一些染病田可见有青卷,萎缩的症状。

发病条件

高温高湿是该病病原物生长的必要条件,病原物生长适宜温度在25-30摄氏度左右,低于20摄氏度或高于33摄氏度时,病害停止发生、发展。在大风多雨的季节,是造成大流行的主要因素;天气干燥,当湿度低于80%时,则不利于该病菌的繁殖。

该病菌是一种维管束病原,一般从叶片的水孔、伤口、气孔处侵入。所以,在偏施氮肥,导致植株徒长叶片过旺,田间通风不良,湿度过大时,不仅有利于致病菌的生长发生,还有利于病菌的侵入繁殖。

防治措施

该病从苗期到收获前均可发病,尤其在分蘖末期、抽穗灌浆期发病最多。在防治上应以防为主,药剂为辅,防治结合的综合防治为主要方针。

1,选用抗性品种。种植抗病、耐病品种,是防治该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所以,在选用品种时,除了要考虑产量质量之外,还要把抗病性考虑进去。

2,培育健壮秧苗。种子带菌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因素,所以,我们要保证种子的无菌性;育苗时,选择合适的地块,并加强苗期的管理,科学合理施肥、灌溉,防治大水淹苗。避免偏施氮肥,科学灌溉,不串灌、漫灌或淹苗。

3,发病初期或高发期,如暴风雨后,我们应及时用药。可用叶枯宁、叶枯净等药剂喷雾防治,一周一次,连用2-3次即可。

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属于热带稻区的病害,主要发生在我国华南的主要稻区。但近年来,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远距离的调种,使得病区也在扩大,现在黄淮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稻区均有发生。

发病症状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也是主要危害水稻的叶片部分。病斑初期为暗绿色水浸状小班,后沿叶脉延伸,在叶脉间扩展为暗绿或黄褐色条斑,病斑处常见大量串珠状黄色菌脓,数量要比白叶枯病的量多些,而且颗粒小,颜色深,干燥后不易脱落。

发病严重时,叶片卷曲,许多细小条斑汇合成白色大斑,症状与白叶枯病相似,但仔细观察时可见细小条斑。这是区别白叶枯病的一个比较典型的地方。

发病条件

该病的发病条件,基本与水稻白叶枯病相同。病原物主要在种子和杂草中越冬,它们有很大几率的成为了,下一年水稻的初侵染源。带菌种子播种后,即可对幼苗造成侵染,移栽后又对大田造成危害。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病,病菌主要从气孔侵入发病,发病后,病斑处的菌脓再借风、雨、露传播,扩大侵染。

防治措施

1,严格禁止从病区调运种子,如需繁殖留种,要严密检疫,发现病株彻底清理。

2,收割后,及时清理稻桩、杂草,并对田间土壤进行消毒。育苗或大田,发病初期或暴风雨后,要及时用药防治,可用叶枯宁,叶枯净,农用链霉素等药剂交替使用,可有不错的防治效果。

来源:乡土生活园艺

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石樱



★垄上水稻社群等你加入!★

为更好地服务水稻种植户和水稻产业相关人员,

垄上水稻社群成立啦!

社群将为广大乡亲提供

水稻病虫害防治、天气预报、田间管理、增产增收等信息。

水稻夺高产

就来垄上水稻群

赶紧添加客服藕圆子的微信15527226995

加入我们吧!

↓↓↓↓↓↓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