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种养模式 荆州推进乡村振兴

2018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启动年,荆州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截至目前,全市稻田生态综合种养面积达254万亩,小龙虾年产量达到33.8万吨,种养模式的改变不仅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还激发了广大农民种田的积极性。

万正元是监利县黄歇口镇大兴村村民,去年在当地农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尝试种植了两亩地的再生稻,亩平收入达到了3000多元。由于对再生稻的市场行情非常看好,万师傅告诉记者,今年,他打算在合作社订购12亩再生稻秧苗。

监利县兴华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毕丽霞介绍,作为全省的再生稻种植大县,去年,监利县的再生稻喜获丰收,今年,改种再生稻的农民迅速增加,为满足农民的需要,合作社调整订单方案,大力推广再生稻这一高效种植模式,为农民提供育秧、移栽、病虫害防治、收割的一条龙、全程机械化服务。

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荆州市将绿色水稻、绿色水产等绿色种养农产品,作为创建江汉平原乡村振兴示范区的兴旺产业来抓,2018年,全市种植业结构分化加剧,主要表现为粮、油、棉种植面积减少,瓜、果、菜种植面积增加。2018年,荆州市再生稻继续增加,达到了111.4万亩,较上年增加43.8万亩;稻田综合种养模式达到254万亩,较上年增加30.7万亩,通过“双水双绿”产业链,以“福娃”、“洪湖浪”等品牌为基础,进一步带动企业建基地、联农户,让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为农民持续增收奠定基础。

在调整优化种养殖模式的同时,荆州市还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用环保倒逼农业转型,推进绿色种植、健康养殖。到2020年,荆州市“虾稻共作”种养模式面积将达到400万亩,实现小龙虾产业“4561”发展目标,即养殖面积达到400万亩,年产小龙虾50万吨,小龙虾综合产值达到600亿元,为农民增收100亿元以上。

责任编辑:谢珊

(作者:记者唐华)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