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这个老人的故事火遍建始人的朋友圈

“给这位失明老党员点赞!”“向好人学习”……这几天,一条“史建章获评11月‘中国好人’”的消息,火遍了建始人的朋友圈。

72岁的史建章是建始县官店镇金家湾村一名有50年党龄的普通党员,也是一名失明四十三载的伤残退伍军人,先后获得“恩施楷模”、“全州道德模范”、建始“十大好人”、官店“最美家庭”等殊荣。

盲人史建章因何成为好人史建章?这三个故事告诉我们答案。

“帮大伙儿织条背篓系,我心里踏实”

1976年7月,史建章脱下穿了12年的军装,回到鱼精坝村老家。

18岁入伍,从普通士兵成长为连队指导员,立过功,入了党。但返乡那天,他却不能再看一眼他深爱的军营:他的双眼,因执行任务负伤而失明。

考虑到双目失明生活不便,部队安排他进疗养院,或者回县城安排工作。可他的选择出乎意料:“我想回农村老家。”战友们你一言我一语,既不解,也是劝。“党和部队培养了我,说什么也不能给党和部队再添麻烦。”他坚持自己的选择。双目失明的人,连走路、吃饭都要人照顾。可他偏闲不住,拄着杖、用手摸,找事做。

山里人种苞谷、烟叶,秋收时,他主动找上门,帮着撕苞谷壳、搓烟绳、打背篓系,从来不收钱。

打背篓系是个细活,他看不见,只能用手摸,锋利的竹刀、篾片在他手上划出一道道口子,一到冬天,满手口子撕得生疼。

“看都看不到,做这些图个么子?”妻子心疼他,直“埋怨”。

“我是一名党员,应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现在眼睛看不见了,能帮大伙儿织条背篓系,我心里踏实。”

“没有史建章,就没有这条路”

“两面山,一道沟,猴子过身跶下坎。”鱼精坝村5组、6组山险地远,村民出行的山路穿崖过涧,因此传下了这条路上摔死猴子的谚语。

“不通公路,猪都卖不到价。”村里人对公路的渴望,就如久旱渴雨。

“差的钱我来想办法,就是砸锅卖铁、拆屋卖瓦,也要把路修通。”修路要钱,史建章把家里的积蓄全拿出来。

说干就干,经过史建章和乡亲们的努力,公路终于修通了,农产、山货可以直接用车拉到集镇变成钱,日子一天好过一天。为修路,他先后投入1万多元,而当时他和爱人的工资加起来还不足1千元。

公路艰难修通,大家提议把这山间公路叫“建章路”,他严词拒绝了:“我拿出来的钱都是国家发给我的,这条路姓‘共’;这条路也是大家的劳动成果,又姓‘公’,叫‘公共路’才对。如果叫‘建章路’,我是眼瞎了心也瞎了!”

当大家走在宽敞的公路上,都念叨着:没有史建章,就没有这条路。

“不过组织生活,就好比没有家”

回到大山的他,仍旧一颗红心,一心向党。

史建章说,虽然他多年看不见这个世界,却能通过收音机感知世界的巨变:“党领导下的中国已今非昔比,我们部队转战广东时,广州最高的楼只有30多层,而现在恩施也有30多层的楼了。”

若非亲听,恐怕许多人难以相信:双目失明的史建章,讲起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的变化、讲起党的建设、讲起“一带一路”战略,都能像背书一样。

2016年,史建章从鱼精坝村搬到金家湾村,组织关系也随着转到金家湾村党支部。党支部考虑他行走不便,特许他可以请假不参加组织生活。

可史建章坚持要参加组织生活,在支部主题党日上,他双眼噙泪说道:“我是一名党员,一个共产党员不过组织生活,就好比没有了家。”

从那以后,每一次组织生活、党员活动,他从不缺席。

他不是村支两委成员,却主动调解村民矛盾纠纷,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身份,说直话、讲公道话,村里人都服气。

去年底,史建章被评为“建始好人”,他动情地说道:“这枚军功章很有意义,这是大伙儿对我这个老党员的认可。”

回村后,他将组织上给的1万元奖金设为“公益基金”,用于村里修路、饮水等。

(责任编辑:田谧)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